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52章

一方面是因为连着几代皇帝都对儒学学术的发展颇为看重。从光武以柔道治天下,到后面明章之治褒奖经学,东汉统治者自身参与进了学术修订之中,使得天下讲学之风盛行,甚至有讲经夺席这样的现象发生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察举制的完善与运用,士人群体成为了官僚集团的核心,在士族中的名声地位也就决定了他们在官场上的地位。这些士族们根植于地方乡党,以豪族地主为经济基础,再借由光武复汉这一特殊时机,搭上了开国红利的快班车,势力自然蓬勃发展起来。于是东汉自一开始,朝廷依赖士族的现象就比西汉更为明显。等到这些士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,彼此之间朋党交结,鼓吹名声,因此世代为官,形成了庞大的族望而在地方上聚集成官僚世家。士人家族、官僚家族和豪强家族的三位一体,也就构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士族门阀,其壮大也就逐渐开始侵吞中央皇权。】曹cao眼神平静地看着这光幕。宦官养子之后的出身,虽然并不称得上一句光彩,让他为不少士人所不齿,却使得他的天然就靠近着权力的中枢,并因为家族的权势而得以与高门相交。亲眼目睹过袁杨二家显赫一时场面的人,心思在议论起相关事情的时候,却是有些心平气和般的宁静。所以他才要重用寒门之士,而打击那些世家子弟。孙权的笑意淡了下去,几个家族的名字自然地随着天幕的论述而浮现在脑海里。江东士族,确实是一群,让人感到棘手与烦躁的家伙。可是他既然将政权定在了江东,不可避免的趋势就是要接受这些江东世家大族的势力与人才,继而才能够喝北边的曹cao,以及有可能的西边的刘备相抗衡。于是一时之间气压有些低沉,他沉默着按住了眉心。“公瑾还认识些什么人才吗?”他最后开口问着,眼神带着点期望地看向循声望来的周瑜。那就只能坚持壮大他手底下的淮泗势力——最起码和江东那群人形成抗衡,好别让他们给他拖后腿吧!【但是由于光武复汉导致的皇权神圣化的倾向。这些士人就算争夺中央权力,却也不会选择直接和皇帝发生冲突,一般会选择皇帝身边的外戚或者宦官势力。他们曾经的斗争矛头是外戚。巅峰依旧是梁妠梁冀兄妹两手下,因为质帝身死,针对继承人问题与梁冀爆发了激烈冲突。最后的结局是反对的代表人物李固和杜桥下狱并被处死,外戚集团运用暴力手段成功解决了他们。但是随着外戚势力的减弱,宦官势力的崛起。对于自身身份意识颇为看重的士人集团,觉得比起宦官这些无根之人,外戚虽然飞扬跋扈但到底还算地位平等,于是转而和外戚寻求合作,打击起宦官的势力来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